颏下皮样囊肿

- 了解疾病
- 就医指南
-
概述
颏下皮样囊肿是由胎生初期第一腮裂的外胚叶组织遗留在皮下组织中而发生的先天性囊肿。肿块呈圆形,直径约2cm,不与皮肤粘连,多位于颈部中线,在舌骨与下颌骨之间,并与舌骨或下颌骨粘连。青春期前已出现,多见于青少年,男女均可发生。治疗为手术切除囊肿。病因
颏下皮样囊肿是由胎生初期第一腮裂的外胚叶组织遗留在皮下组织而发生。临床表现
1.多见于青少年。2.囊肿位于颈正中线,舌骨与下颌骨之间,与舌骨或下颌骨粘连。3.一般有核桃大小,有时也很大,可突入口腔,无痛感,肿物长期压迫,可使下颌骨凹陷,但与皮肤无粘连。4.肿物壁组织似皮肤,具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5.内容物呈粥状,常含有毛发。手指压迫皮样囊肿,能较长时间留有压痕。检查
1.囊肿穿刺可抽出似小米粥样的灰白色软泥脂肪样物质,含有上皮脱落细胞,甚至有纤细的毛发。但可能抽不出液体。2.甲状腺核素骨扫描(ECT)排除甲状腺肿块。3.B超检查。诊断
1.临床表现好发于青春期前,男女均可发生。颈中线、舌骨与下颌骨之间并与之相连的皮下肿块,挤压后有较长时间的形状改变,可向口内突出。2.辅助检查囊肿穿刺内容物似粥样,常含毛发。囊壁似皮肤,具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鉴别诊断
1.甲状腺舌管囊肿颏下皮样囊肿常位于舌骨上方;甲状腺舌管囊肿位于舌骨下方,吞咽或伸舌时随之上下移动,且在较长时间内无形状改变。2.胸腺咽管囊肿胸腺咽管囊肿位于舌骨下方、颈侧部胸锁乳突肌前方或深面,呈球形,无痛性,吞咽或伸舌时肿块不上下移动。3.舌下囊肿颏下皮样囊肿穿刺内容物似粥样,常含毛发;舌下囊肿穿刺所得液体为黏稠稀薄囊液,且多为一侧性,再加上触诊的波动性容易鉴别。治疗
手术完全切除囊肿,以防复发。1.颏下型者则须从口外颏部皮肤切口。2.颏下型小囊泡可作颏正中切口。3.舌下型者可从口内切口摘除。4.如为较大囊肿,则须作横切口或弧形切口,可以获得合适的手术通路。5.有时需要切断部分颌舌骨肌,但取出囊肿后,应将肌肉拉拢缝合,以减小死腔。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相关视频
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150